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转载]“犹太学在中国”——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访谈

访谈人/王海东(云南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7月18日“宗教学”版

 

按语:犹太文化是西方“两希”文明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犹太学进入我国学界,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在译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尝试着进行文明之间的比较和对话,在逐渐成形的中-犹比较学之中,儒-犹比较学尤为引人注目。笔者就犹太学的基本问题、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对中华文明的意义及未来走向等系列问题,专访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犹太研究》主编傅有德教授。

 

王海东(以下简称“王”):随西学东渐而涌入中国的诸多思想之中,犹太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极为独特的文明。但对于中国而言,它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他者,先请您描述一下其特性。

傅有德教授(以下简称“傅”):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而又饱经苦难、流离失所却又能葆有民族性的民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具有求异且包容的精神;坚韧刚强,不断自我革新,故而能自立自强于民族之林。概而言之,敬一神、遵律法、守契约、求歧义、尚平等、善学习、志坚忍等七个方面,就是独特的“犹太精神”。

王:犹太人的生活之道与犹太文化是怎样的?犹太教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

傅:犹太教是“犹太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即犹太人的生活之道,是一种极具伦理色彩的宗教;是一条信仰-神启(律法)-虔敬生活的信仰型的生活之路。它是犹太先祖在圣经时代创立,并为后世犹太人所遵行的宗教。犹太教重行,所以,其主体部分在于犹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它体现在成文的和口传的律法当中,体现在化为民俗的圣日、节日和日常生活习惯当中,这是犹太教中最具体、也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犹太人和犹太民族没有被同化的重要原因,尽管流散近两千年,犹太人却依然有着独特的民族形态。

王:何谓“犹太学”?您早年研究巴克莱哲学,所著的《巴克莱哲学研究》在学界影响很大。您的西哲功底很好,继续从事西哲研究是自然的事,您如何走上犹太文化研究的道路?

傅: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世界各大文明的优良传统,寻找有益的价值为我们民族所用,还要进行合理的移植或者嫁接,同时发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综合转换,创造出真正的时代精神,进而促进我国的现代性转型。这是许多学者的宏愿,也是必然因素。当然还有一些偶然因素,也就是最终选择犹太文明作为研究领域,还有个体的经验和感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92年10月,我去英国牛津大学希伯来研究中心学习,当初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掌握希伯来语基础,学习一些犹太教知识,以便回国后翻译斯宾诺莎的《希伯来语法》。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缺乏对犹太文化的了解而遗憾。于是,我想在中犹两个历史悠久和灿烂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牛津学习结束后,我没有直接回国,而是辗转至伦敦利奥拜克拉比学院以及伦敦大学犹太研究系等地进一步深入学习犹太文化,我的学术方向从此就转向犹太哲学和宗教研究。

傅:严格讲“犹太学”(Jewish Studies)不能算作一个学科范畴,只能说是一个研究领域。也就是说,凡以犹太人、民族习性、风俗惯例、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人口移民、生态环保等等为研究对象的,都属于犹太学范畴。研究者既可以是犹太人,也可以是非犹太人。研究方法既可以是犹太传统的方法,如经典注疏,也可以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例如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方法。所以,这是一个极为宽泛的名称,类似流行于西方的“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

王:犹太学什么时候进入我国,发展情况如何?

傅:犹太学自西而来,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要介绍到规模性译介、专题性研究,且不断深入,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对话的过程。有据可考的是,1920年北京大学教授陈垣发表了《开封一赐乐业教考》(《东方杂志》第5、7期),此文首开中国犹太研究之风。

进入21世纪以来,犹太学更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充满生机与活力。上海社科院的潘光,南京大学的徐新,河南大学的梁工,郑州大学的张倩红,云南大学的肖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陵渝、殷罡、钟志清,中央民族大学的游斌,南昌大学的刘精忠等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卓有建树。一批研究机构相继建立起来,至今全国已有5家,其中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在教育部的推动下,成立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一批重要的犹太教与犹太哲学译著,包括经典译作先后问世;有关犹太教的辞书得以出版;犹太教、犹太哲学的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同时,还有一些关于犹太教与其他宗教比较与对话的成果见诸书刊。这些译作和论著所涉及的广度与研究的深度较之以前都有了质的飞跃。

王:由您领衔的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中国犹太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请您介绍一下中心的特色和主要工作。

傅:自2004年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我们在以前的基础上(1994年创办山东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继续推进犹太哲学和宗教的翻译、研究和比较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本中心形成了以犹太宗教与哲学研究为主,兼顾其他宗教研究的学术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本中心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密切合作,多次举办学术会议,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将跨宗教研究与对话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自出版以来,推出多部与犹太教经典相关的译著,成为这方面最重要的基础性学术成果。创办了国内唯一的《犹太研究》辑刊,成为中国学者发表犹太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截至2018年已经出版15辑。近年,在上海三联出版社推出“犹太学博士文库”。目前,中心已经成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宗教学术研究重镇。如今,我们还注重犹太哲学文化与中国哲学文化之间的比较,正在尝试着开辟儒家和犹太比较学的研究领域,儒-犹比较学的基础性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

王:借助比较学的方法,构建中-犹比较研究,以犹太文明为镜,能为我国的文化与社会转型提供哪些借鉴意义?

傅:犹太人能够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沧桑仍延续,与犹太精神的形成和支撑密不可分。首先,他们有信仰支撑;其次,《圣经》和《塔木德》教会他们思维方式与特有的生存智慧;再次,寄人篱下的社会环境迫使他们必须以超常的意志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更了不起的是,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犹太人竟然非常迅速地走上现代化之路,实现了成功转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与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犹太人的处境类似,两者都面对现代性这一挑战,都陷入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普遍性的两难困境之中,都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道德危机以及民族认同危机。相似的挑战与危机,在犹太教先且成功的经验之上,中国有了学习借鉴的可能。总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民族性与普遍性之间、信仰与理性之间,以及世俗与神圣之间要采取兼容的态度实现综合创新,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而避免极端化。面对具有张力的两端,采取both/and”(兼顾彼此)而非“either/or”(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

王:请问您对于中国犹太学的未来发展有什么设想?

傅:虽然近30年来,犹太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性影响,作为一个历史上弱势的研究领域,中国犹太学实际上在研究性特征等方面都深受国内西方哲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又缺乏足够意义上的学术探讨和交流,由此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在多学科研究方法并进、成果斐然的同时,整体上的研究效果往往呈现出某种机缘性,在研究方向、重点以及基本性的理解上多少略显无序。

有关犹太学的具体研究在专业范围内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经典以及相关的宗教教义或哲学理论等,缺乏更为专业性的、直接而深入的学术研究;不少研究成果偏于宏大叙事,在时效性追求与学术性价值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除少数关注话题或对象外,无论是纵向性的,还是横向性的个别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的犹太学研究在价值中立和学术规范等议题上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因此,未来的犹太学肩负着十分艰巨的时代任务。当务之急在于再次明确和重申研究标准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学术标准,达成一定的学术共识,确立相应的学术规范,从应有的学术角度去研究问题。规范相应的专门术语的汉语译法,尤其地名、人名与基本概念,应避免译法不同带来的误解。短期而言,仍要以翻译、介绍和研究为主,尽管我们已经译介了不少成果,但还有许多原典依旧没有汉译本或是只有部分汉译本。还应继续推进犹太学的原理和律法等领域的研究,同时还需扩展到其它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医学、天文、科学、历史、军事和国际问题等各方面。也就是说,尽可能涉及犹太学的一切领域,不留空白。进一步讲,则要推动中犹文明进行对话,互为镜鉴,互相促进,借鉴犹太教改革的经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从长远看,则要在比较学和诠释学的视域下,促进两个文明交流和融合,并经过综合转换,创生新的思想。我们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将中国的犹太学推向世界,进入全球视野,不仅能够得到非犹太人的认可,还能得到犹太人的认同,且能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智慧。当然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需要同仁们继续奋斗,也需要更多的新鲜力量加入,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王:是的。构建和推进犹太学以及中-犹比较学是一项了不起的文化事业,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甚至参与其中。谢谢傅老师!

 

原文链接 http://reli.cssn.cn/zjx/zjx_yc/201907/t20190718_4935773.shtml 

 

上一条:中心3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下一条:中心举办“中国与希伯来经典之跨文本阅读”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