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吴思家
10月7日至11月7日,Esther Seidel教授应邀来访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并做“犹太哲学思想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了各场讲座。
Esther Seidel教授曾于欧洲多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犹太哲学、犹太思想史、犹太教史,著有Women Pioneers of Jewish Learning, Not by birth alone: Conversion to Judaism等著作。本系列讲座共计八次,分别为:中世纪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文化交流、迈蒙尼德的生活和工作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迈蒙尼德的上帝观、权力与衰落、流亡与救赎——多米尼克·伊萨克·阿布拉瓦内尔(1437-1508)、斯宾诺莎的犹太教、犹太教自由派的德国起源、布雷斯劳犹太教神学院(1845-1938)、基督教的起源——从拿撒勒到尼西亚(30-324)。以时间为线索,Esther Seidel教授强调从历史背景入手,重视不同传统之间的联系。
从“中世纪”概念入手,Seidel教授首先介绍了当时犹太人与穆斯林友好相处的黄金时期。她指出,犹太思想家从阿拉伯语译作中了解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由此推动了犹太哲学的发展。第二讲和第三讲主要关注迈蒙尼德及其思想。迈蒙尼德从伊斯兰教思想中借鉴了系统和秩序的重要性,并将之应用在自己的著作中,写下了《迷途指津》等犹太哲学著作。接下来介绍了15世纪的犹太思想家阿布拉瓦内尔和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Seidel教授分析了基督教反犹主义对阿布拉瓦内尔思想的影响,以及因为激进思想而被犹太教开除出教的斯宾诺莎。斯宾诺莎的思想为启蒙运动的拓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使这一诞生于英国的运动得以拓展到法、德、俄等国。在启蒙运动的理想基础上,犹太人终于获得了充分的公民权,但这样的自由也给他们带来了挑战,他们要向社会证明为什么他们仍旧信仰着犹太教。一群年轻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希望建立一个以犹太学术为中心的机构,布雷斯劳犹太教神学院应运而生。Seidel教授介绍了这一机构的建立以及在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做出的贡献。最后一场讲座,Seidel教授以基督教的起源为主题,讲述了耶稣的犹太渊源,分析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纷争的演变过程。
本系列讲座是“庆祝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中心部分教师和本硕博学生参加了讲座,与Esther Seidel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