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傅玛利教授来访并做学术报告

文/陈文青 图/陈文青 吴思家

11月27日,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前副馆长、东方部主任,意中友好协会董事会成员傅马利(Pier Francesco Fumagalli)教授应邀来访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并做客“名家讲坛”,带来了一场题为“东西交流与现代全球文明”的讲座。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了讲座。

傅教授从文化的多元化入手,对世界各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最初,在地中海希腊——罗马文明中,“东”和“西”主要指的是古罗马帝国的东、西两个位置。因而在今天,类似“西方文化”或者“东方文明”有关的术语应该在使用上更加谨慎。东、西是相对而言的,用东西来分隔文明没有意义。

接着,傅教授谈论了“轴心时代”的历史、概念的由来。他介绍了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以及唐纳德(Merlin Donald)等人的理论,对“轴心时代”“文明冲突”“文明的三阶段”等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指出“超验性”(Transcendence)是世界各文明在轴心时代的一致特征,提出了超然性的六个代表:老师、浮屠、预言家、哲学家、艺术家与科技学家,从理论视域出发对世界各文明进行了探究。

随后,傅教授提出了他所认为的人类的几条进程并揭示了一神论的历史与现实。他认为基督教文明经过与古犹太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最终形成了基督教思想的核心:人文主义(Humanism/Humanity),并指出目前大部分教徒对待世界的态度为:要尊重每个人、每个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他把《圣经》中的“爱人如己”与《论语》中的“恕”“和谐”思想进行了类比,并介绍了历史上基督教来华的几次尝试。最后,傅教授从文明与进化论的视角出发,指出我们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就应该可以就同一个文化、宗教和当今社会合作的议程达成一致,这将有益于民众和宗教权威共同致力于当今世界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具有责任感的全球化社会”的美好愿景。

南开大学冯莉丝老师,中心王强伟、杨小平等老师以及部分同学参加了讲座。讲座结束后,老师与同学们就“东西与阴阳”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

上一条:张志刚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重要学术文章

下一条:马耳他大学Dennis Mizzi教授来访并做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