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致宁 图/江李鹏侨
12月12日晚,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宗教学教研室主任李海涛副教授做客“庆祝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系列讲座”,带来一场题为“东亚佛教交流与文化认同”的精彩报告。

李海涛首先对“东亚”这一概念做了简要的界定,指出东亚除了指亚洲东部这个地理概念外,同时是具有某种文化霸权和殖民主义色彩的标签意义。随后便引入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的探讨。他指出,东亚文化圈之间没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单一的自我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之间、不同的区域之间、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得东亚世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和文化共同体。
紧接着,李海涛对其在佛教的路径下如何呈现东亚的思考方式与背后所展现出的张力和冲突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围绕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的发展、以及整个东亚佛教世界的形成表明了自己对东亚佛教研究的思考。一方面,朝鲜半岛作为东亚交流的中转站所凸显出的意义与价值,即存在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都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形态呈现;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化佛教所展开的东亚佛教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也伴随着儒佛之争、异次顿殉教、奉佛与排佛之争等冲突与融合的复杂情况。
最后,李海涛强调,佛教作为东亚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还从不同程度上带动了中韩日越等国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发展。他通过佛、法、僧三个维度展开深入剖析,以全面的视角论述了汉译佛典的流传及僧人间的跨国交流,进而逐渐扩展到对朝鲜半岛佛教、日本化佛教文化特质的阐述,表明东亚佛教的在地化特质凸显了中国化佛教的工具取向,同时,通过揭示东亚三国之间“源”与“流”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各国的佛教认同与文化认同。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王强伟副教授主持讲座,杨小平、颜峻、张允升等多位青年教师以及来自全校各专业50余名同学参加了报告。讲座结束后,听众与主讲人就中韩之间的天台交流、东亚视角下国家宗教与国家神道观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