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人讲堂 >> 正文

天人讲堂(116讲):崔平谈“原罪:从意识的先验存在形式看”

文/王笑

11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平教授做客“天人讲堂”116讲,带来一场题为“原罪:从意识的先验存在形式看”的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从意识哲学语境下说明原罪,意图是使原罪摆脱历史的传说性,寻找它人类意识存在的根基,进一步在哲学语境下,具体显现原罪观念生成的限制条件,并阐明人类自我意识的所有可能形式方式以及作为它们的不同认识效应的各种特殊成像。

根据基督教神学的说法,罪是人类从起初善良和圣洁的本性上的堕落,而原罪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智慧果,遭神诅咒而丧失神起初所赐的恩惠(智慧、美德、圣洁、诚实、公义),滑向罪恶(灾病、心盲、无能、污秽、虚妄、不公义),并遗传给他们的一切后裔。原罪是人类本性中遗传的堕落和败坏,它扩散到灵魂的各个部分,使人本身被私欲所玷污。上帝起初赐福给人类以他所当有的一切,一旦超越分寸就陷入罪中。

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寻找人类自我意识的反思新路径”,意在寻求把原罪说向意识存在根源归结;第二部分即“关于意识存在的哲学刻画”;第三部分为“先验概念对智慧命运的审判”,从意识哲学本身出发,对人类智慧做一个价值性评价,通过意识哲学内部对意识本身的评价,努力达到对原罪的一种普系化的定位。

讲座伊始,崔平首先对“原罪”进行了世俗还原,把它从历史遗传归到人性禀赋的领域。原罪是人类在堕落之后获得的自我认识,是戴罪之人的自我反思。通过这样一个结论,从现实的认识角度看,原罪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这种反思是意识对自身意识的反思,构成反思的意识自我循环。此外,在崔平看来,对原罪的叙事方式进行转换是必要的,即从故事到逻辑,从后天到先天。神学家们使用了直接归根思维把原罪定义为人的存在本质,赋予了原罪先天性和必然性。在原罪的叙事结构中,设置了两种人(圣洁人和有罪人),对比中达到对人的智慧效果的审查和自觉。原罪概念是人对自己智慧的审判结果,因此可以在对意识存在的某种分析中,自足地发现导致原罪观念的具体机制和原罪观念产生的具体过程。从故事到逻辑、后天到先天的这种转换的意义在于认识形态和认识结果确定性的提升和改变,可以在成功的哲学分析中,把原罪说从感悟形态直接提升到理性形态。把原罪从故事向理性转换。在把原罪引向意识形态分析后,解决人类自我意识的评价问题。

确定了这样一个任务后,崔平在第二部分主要做关于意识存在的哲学刻画。他通过自己的三部著作《有限意识批判》、《道德经验批判》、《文化模式批判》阐述相关问题。意识以内容间的绝对规定关系为存在构造条件,具有放射性统一包摄结构,其中一个起最高统一作用的内容包摄三个内容,三者之间形成绝对规定关系,构成第一层包摄,具有存在上的普遍必然性;然后这三个内容又各自包摄三个内容,这九个内容形成第二层包摄,它们在存在上具有偶然性和变换性。崔平在其意识哲学中首先对“思”进行了规定,他认为:思是追求存在的意识按照其存在包摄模式,对意识存在边缘处那些包含非存在性的内容,进行概念式意识存在创造以便实现存在扩展的内容。他处理的第二个问题是意识哲学的形而上学成就:存在概念。存在是意识在自身内按照自己的存在结构对存在的普遍形式描述,它具有三要素:绝对规定形式、绝对确然性和必然显现性。崔平强调,在认识可能性上,意识不可能给出自身存在中没有的所谓存在的意义。存在概念必然是意识对自身存在的反思,在这种反思中来确定存在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指向按照意识存在结构所发现的一些先验概念,这些概念在统治具体的意识世界的活动。这些先验概念包括真、善、美、价值、应当、正义、世界和真理。“真”是思对意识存在概念结构中的必然规定关系形式的满足;“善”是思按照存在概念对特殊意识内容的合存在目的的扩展性存在构建;“美”是特殊意识内容按照意识存在先验形式的存在显现,等等。崔平还以日常生活用语“私”为例,说明了这个概念具有深远的形而上学根基。

讲座的第三部分的主题是“先验概念对智慧命运的审判”。人通过意识进行自我反思,而意识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指导力量,是人的存在状况和前途的重要决定因素,因而也必然成为自我反思的首要对象。先验概念作为人类评价性自我意识的反思框架,它是意识反思的工具,包括建构使用与批判使用两种使用方法。意识存在反思的主体是意识;意识反思的对象是意识存在的先验历史;意识反思的主题是智慧的存在价值。而审判也分为两种立场:理论态度(逻辑的)与实践态度(策略的),也称悲观(否定)取向与乐观(肯定)取向。理论态度所指向的观点是:人的有限意识永远沉浸在恶之中。实践态度则认为人的有限意识从特殊善趋向至善。

本期“天人讲堂”由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听众就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如何在有限性的意识中先验地把握意识整体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

上一条:天人讲堂(117讲):张志刚教授谈“宗教中国化与世界宗教史规律”

下一条:天人讲堂(115讲):邱永辉谈“印度教神话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