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中心主办第二期“东亚人文青年学者工作坊”

/束龙君

 6月28日,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佛教与东亚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二期“东亚人文青年学者工作坊”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秦兆雄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西山尚志副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月珊讲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雯讲师围绕“日本的祭孔与汉学”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

 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秦兆雄教授发表了“中日祭孔仪式比较研究:以曲阜至圣庙与东京汤岛圣堂为例”。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曲阜至圣庙与日本东京孔庙汤岛圣堂祭孔仪式的人类学考察报告。秦兆雄教授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曲阜至圣庙与东京汤岛圣堂祭孔仪式的历史演变,并通过田野调查,以近年曲阜至圣庙和汤岛圣堂的祭仪式为例,具体考察中日两国孔庙建筑与祭孔仪式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传承与变化。本研究以实例揭示源自中国古代的祭孔传统在两国历史上的兴盛复兴及其变化的发展概貌,具体阐明了中日两国儒家(儒教)文化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存在着不可混淆的异同点。特别指出,日本东京汤岛圣堂祭孔仪礼中所含有的神儒混合,及佛教、基督教元素。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月珊讲师发表了“释奠讲经传统在日本的继承与演变”,指出历史上,祭祀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先圣先师的仪式被称为“释奠”(其简略仪式为“释菜”)。释奠的核心是崇圣礼仪,尤其是向圣贤献酒、奠币等步骤。历来的释奠研究及孔庙制度研究较多地关注祭祀对象及从祀制度,却往往忽视了伴随释奠崇圣礼仪而存在的文化活动,尤其是儒学经典的讲释、论义活动。为此,李月珊认为释奠讲经是释奠仪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思考释奠的本质和作用时,不应该忽视这些活动所具有的意义。释奠讲经的传统起源于中国,然而在当今中国的祭孔仪式中并不多见。相反,该传统在邻国日本多地举行的释奠及释菜仪式中得到了保存。鉴于目前相关研究领域尚没有对日本释奠讲经的历史进行过系统的梳理,所以,李月珊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力求理清日本释奠讲经的历史发展脉络。在考察过程中,她认为,释奠讲经构成了统治阶层参与释奠的一种重要方式,释奠讲经问题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儒学在日本的存在状态及其发展命运。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西山尚志副教授发表了“白鸟库吉否定尧、舜、禹的实际存在性有政治目的吗?”,重点探讨了白鸟库吉对中国上古史(神话)进行史料批判的政治性目的。1909年白鸟库吉发表《支那古传说之研究》,提出尧、舜、禹是儒教观念所创造的架空人物,否定其历史存在。历来许多中国学者提出,这篇论文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的优越意识,是白鸟为了利于日本侵略中国政策而作。确实,白鸟既是热烈的天皇崇拜者,又是崇拜西方学问的典型的近代主义者,并与政治保持着密切关系,也曾提议过满洲、朝鲜的殖民政策,但他并不把与天皇的起源有关的日本神话视为史实。西山尚志认为,白鸟为了利于日本侵略大陆政策而否定尧、舜、禹的存在性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雯讲师发表了“内藤湖南《易疑》考释”。指出内藤湖南是近代日本著名汉学家,1923年曾著《易疑》一文,提出其阅读《周易》时发现的诸多疑惑,并逐个展开具体分析,以史学家视角对《周易》的成立时间、过程,以及各卦、传的历史变迁,做出相应考证与推论,体现出内藤的易学观。该研究对当时中日两国的易学研究、特别是“古史辨派”顾颉刚等人的易学研究有启发与推动作用,是用史学方法考证哲学典籍的重要研究之一。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外国语学院邢永凤教授、历史文化学院代国玺副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李承律副教授、黄杰助理研究员,及召集人李海涛副教授等人针对以上四位发表者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特别是针对祭孔在东亚社会展开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同时,针对白鸟库吉的尧舜禹历史观的看法也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从而引发至关于西学背景下对古史辨派研究方法论的思考。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相信对于发表人和与谈人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东亚人文青年学者工作坊”的设立旨在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东亚世界,搭建东亚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对东亚的跨学科式研究。

上一条:“新时代中国宗教及其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宗教学会年会召开

下一条:中心与韩国东国大学佛教学院共同主办第一届中韩佛教学术交流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