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天人讲堂(117讲):张志刚教授谈“宗教中国化与世界宗教史规律”

文/王笑

12月10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做客“天人讲堂”第117讲,带来一场题为“宗教中国化与世界宗教史规律”的讲座。

研究宗教现象或讨论宗教问题,首先要认识并遵循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张志刚在此次学术讨论中,通过考察世界宗教史上的典型例证,旨在论证一个根本命题:千百年来各大宗教传统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广为传播,其首要条件或基本前提即在于,它们均能扎根、并适应于不同的文化、民族、国家和社会,且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的本土化、在地化、民族化、地域化、处境化等。如果这一根本命题能够成立,我们便可从古往今来、千姿百态的世界宗教史里得到回应:何谓“宗教中国化”,“宗教中国化”是否符合世界宗教史所揭示的生存发展规律?

本次讲座分为三部分:一、斯玛特:世界宗教史视野下的学理思考;二、汉斯·昆:人类文明对话视野下的理论启示;三、“俗语佛缘”与“大众化圣经”:宗教中国化的比较研究。

讲座伊始,张志刚以斯玛特的观点为例进行了学术解读。尼尼安·斯玛特是享誉国际的世界宗教史专家、比较宗教学家、宗教现象学家。他在名著《世界宗教》导言里指出:一旦我们遨游于世界宗教,便不能狭隘地“理解或界定宗教”,而理应抱以“跨文化交流的探索精神”。斯玛特以自己的亲身见闻举例,他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主要内容是探讨佛教的“创世观”,一位基督教神学家质问:我们有什么必要考虑佛教呢?佛教教义完全不符合基督教的福音书,福音书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真理。斯玛特只好礼貌回应:您知道佛教教义不符合福音书,肯定读过不少书吧?!张志刚就此指出,事实上,宗教传统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斯玛特以基督教为例,通过说明基督教是形形色色的,具有诸多宗派,阐发了以下几点学理:第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传统,实际上都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第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为各种宗教传统增添了特色;第三,学术研究有可能从纷纭复杂的世界宗教现象中,发现“某种结构或理论模式”,以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宗教的共相、本质、规律”。

接着,张志刚在第二部分以汉斯·昆为例展开了另外一种视野。如果说斯玛特主要是以“世界宗教比较研究”的宽广视野来揭示诸种宗教传统的本土化过程及其生存发展规律的,那么,当代最具“现实批判精神”的天主教神哲学家、《全球伦理宣言》起草人汉斯·昆,则能给我们带来一番理论启示,这就是步入国际宗教学界、乃至全球理论界的学术前沿,以“世界宗教对话与人类文明对话”的开放观念,重新反省“宗教本土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外,张志刚还以德国著名古典学家瓦奈尔·耶格尔为例,阐述汉斯·昆并非个人之见。瓦纳尔·耶格尔以古典学家的历史方法,具体探讨“早期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的关系问题”。因为18世纪下半叶现代历史意识觉醒以来,西方神学家已认识到,在基督教诞生的复杂历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若非如此,便不可能形成基督教思想传统。基督教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历史事实是:超越了“犹太教的信仰排他性和地域局限性”,扩散至“希腊语世界”。这一史实意味着,若无“基督教的希腊化”,“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基督教”便不可能兴起。耶格尔通过例举《使徒书》《使徒行传》《十二使徒遗训》《启示录》《布道书》等大量希腊文本,得出这样一个主要结论:保罗时代的传道活动是基于希腊哲学传统的,因为对生活在希腊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来说,希腊哲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我们再回到汉斯·昆的学术例证,对中国学者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汉斯·昆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真正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中国基督教才有前途。

最后,即第三部分,张志刚阐述了宗教中国化的比较研究。著名基督教思想家赵紫宸,通过分析“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宗教的六大端理由”,得出如下结论:佛教是中国人求来的,基督教则反之,是西国人依仗经济与政治侵略传入的;如果中国人需要宗教,必须自己去求;“求”有三端:“求诸行、求诸经、求诸文”。不言而喻,对各大宗教传统来说,经典乃是信仰传承的根据。但在以往的世界宗教史研究中,中外学者未能从比较研究的学术视野,充分认识“要自己翻译与解释经典”。张志刚以“赵朴初论‘俗语佛缘’”和“路德译‘大众化圣经’”为例,说明了“翻译与解释经典”,实属任何一种外来宗教能否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即能否真正融入其传播地的文化、民族与社会的关键所系。中国现有五大宗教里,唯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起初皆是“他地传入的”。这显然意味着:一部分中国宗教史的主要篇章,理应书写这四大“外来宗教”是如何扎根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民族、适应中国社会的。通过前述三部分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世界宗教史研究视野中的“本土化、在地化、民族化、地域化、处境化”等概念,具体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而论,就是意指“宗教中国化”;中国宗教史当然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宗教史所历来证实的各大宗教传统的“本土化、在地化、民族化、地域化、处境化”等共相,无疑意味着“宗教中国化”是符合这一宗教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本期“天人讲堂”由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听众就衡量中国化程度是否能以其民间信仰化程度为标准、宗教的本土化是否有其限度、如何看待信众对待《圣经》翻译本土化的消极态度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

张志刚,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2020年受聘为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

上一条:“山东省与以色列交流合作研究中心”获准培育

下一条:张文良教授谈“日本僧兵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