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李海涛副教授应邀在韩国高丽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2025年7-8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涛副教授在韩国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院进行两个月的访问研究。8月19日下午,受邀在韩国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院进行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东亚佛教圈的互动与人文东亚视野》。此次学术报告由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孙基荣教授主持,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院院长李镇汉教授致辞。

李海涛副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山东大学宗教学系的研究情况,进而重点报告了对东亚佛教圈的理解与认识。他强调东亚佛教圈的互动可以通过“佛、法、僧”三宝来展开论述。“僧宝”可归结为“求法僧与传法僧:东亚僧人的跨国交流”。东亚佛教圈的互动中,僧人是主要的载体,他们不仅是东亚佛教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也是东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同时还他们还突破国家、地域和民族界限,为了寻求佛法和传播佛法,以身犯险,共同缔造了东亚佛教的辉煌。这其中的鉴真、空海、最澄、圆测、义湘、谛观、义天、隐元等等都是佼佼者。“法宝”可归结为“流通与诠释:汉译佛典在东亚的流传”。东亚佛教的展开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佛教经典的汉译来完成的。特别是韩国佛教和日本佛教对中国化佛教的继承,一方面是通过僧人来传承法脉,另一方面则更多地是通过汉译佛典的流通、诠释和吸收来完成的。从比较视角来看,东亚佛教虽同属大乘佛教,但思想倾向性却相当明显。韩国佛教有着浓厚的华严思想底色,呈现禅与华严的结合,在理论上固守中国化佛教的“法统”和价值取向,而日本则有着强烈的法华信仰,时刻保持了密教或神秘化的元素,强调理论和修行上的简易型,凸显了中国化佛教的工具取向。最后,李海涛副教授还介绍了他在山东大学所推动的“人文东亚研究”,介绍了《人文东亚研究丛书》、人文东亚研究工作坊、人文东亚研究系列讲座以及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

针对李海涛副教授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与提问。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院李镇汉院长就东亚佛教交流中“海商”的作用问题,金汉雄助理教授就中国佛教史上的韩国籍僧人群体、大藏经问题,与李海涛副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

上一条:李海涛副教授应邀赴日本京都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下一条:赵法生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