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以色列宗教、社会与政治”国际研讨会综述

文/陈艳艳

2023年5月15日,由山东大学、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筹办的“以色列宗教、社会与政治“国际研讨会在线举行。特拉维夫大学校长Ariel Porat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教授到会致辞。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犹太与以色列联合研究所主任傅有德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以两国犹太与以色列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20余人参会,围绕“以色列宗教与政治”、“以色列宗教与社会”、“以色列宗教与文化”三个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前沿成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在“以色列宗教与政治“议题中,以色列前议会发言人、前犹太事务部主任Avraham Burg结合以色列的政治现实,以宗教犹太复国主义的弥赛亚思想为主题进行发言,认为宗教犹太复国主义的弥赛亚观念提供了解读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对以色列的历史与传统、乃至现代社会都影响重大。西北大学雷钰教授阐释了以色列宗教政党超强影响力的根源,认为从梳理以色列历届政府的选举情况可以看出犹太宗教团体及党派自以色列建国起就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力。北京大学王宇教授分析了当前以色列的政治困境,阐述了宗教复国主义政党在司法改革问题上的影响力。特拉维夫大学前校长Aron Shai教授从犹太复国主义能否承受其内在张力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以色列国家与宗教间的矛盾,认为能够促使犹太复国主义处理其内在张力的因素是来自国家安全方面的威胁与考量。特拉维夫大学Uriya Shavit教授认为以色列政治危机的本质是宗教冲突,宗教是当前以色列社会的主要争议点,也是影响议会选举、政治决策、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以色列的宗教与社会“议题中,特拉维夫大学的Sara Zalcberg博士阐述了以色列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对世俗犹太人的看法,认为信仰基础的不同价值观是造成二者间鸿沟的主要原因。以色列阿里尔大学的Sima Zacberg博士就当代以色列妇女权益问题上的宗教论争进行发言,认为犹太教极端正统派社区存在着诸多侵犯妇女权益的不成文规定及暴力行为,这些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特拉维夫大学Evgeni Klauber博士的报告介绍了苏联解体后,到以色列的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宗教信仰状况与身份认同问题。山东大学陈艳艳博士的发言阐述了以色列宗教基布兹中的犹太教信仰及其在当代的妥协与发展。

“以色列的宗教与文化“议题围绕以色列的宗教、文化与多种信仰间的关系展开。四川大学田海华教授以”亚伯拉罕传统与三大一神教“为主题发言,认为虽然三大一神教各有独立的教义体系,但关于亚伯拉罕的记忆与叙事是这三大宗教间的纽带。特拉维夫大学Carl Yonker博士介绍了以色列有不同宗教信仰构成的婚姻与家庭情况,认为不同的信仰背景是家庭成员间身份认同的重要挑战。四川外国语大学傅晓微教授阐述了宗教因素对以色列生育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现象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四川外国语大学陈广猛教授从《耶路撒冷邮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出发,总结了以色列公众关于中国印象的三个维度,认为美以关系是影响公众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研讨会在每一议题中亦安排了犹太与以色列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参会交流,来自复旦大学的张璇,东北师范大学的李慈怡,山东大学的田海燕、吴思家、王喆慧等五位博士生分别就以色列的宗教与政治关系、美国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东方犹太人党派、以色列移民问题、梵蒂冈与以色列关系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Racheli Haliva、山东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犹太与以色列联合研究所联合主任Uriya Shavit教授分别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是山东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犹太与以色列联合研究所、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省与以色列交流合作研究中心联合筹办的第三届年度会议。会议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大学国际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拉维夫大学国际部的协助与支持。来自国外内高校的50多名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参加了会议。(审核:傅有德、王强伟)

上一条:天人讲堂(第129讲):卓新平谈“中国化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

下一条:“以色列宗教、社会与政治”国际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