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要闻 >> 正文

天人讲堂(第139讲):詹石窗教授谈“关于道家人文医疗与健康生活的几点思考”

文/武娜 图/齐晓东

6月4日,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国家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首席专家詹石窗教授做客“天人讲堂”第139讲,演讲题目为“关于道家人文医疗与健康生活的几点思考”。本次“天人讲堂”由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郭武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詹教授从清末学者卢戆章的汉语拼音开始讲起,指出中国语言的发音和气流与五行和五脏有密切关系。由此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理念——“道家人文医疗”。

首先,詹教授对“道家人文医疗”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道家人文医疗具有独特性,是利用道家已有的人文资源来诊断和治疗身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以及自然环境问题。这一理论以“尊道贵德”为宗旨,旨在通过协调自我、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和谐,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久视”的目标。道家人文医疗是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注重全面的身心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其次,詹教授在此理念基础上,梳理了道家和道教在各个历史阶段对疾病治疗的关怀思想。他认为,“原初道家”渊源于伏羲时代,发端于黄帝时期。春秋时期,老子撰写《道德经》,标志着古典道家的形成。老子诊断人类身心、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的不良状况,认为病根在于人类欲望的膨胀,并提出了“去甚、去奢、去泰”的“三去”初疗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再疗方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七善”滋养方。

随着历史的发展,东汉末年“正一盟威之道”的出现标志着制度道教的诞生。詹教授分析了道教“盟约”内涵,“盟”蕴含着日月、阴阳平衡,由此推演至生命共同体的平衡状态,强调其核心思想“护国安民”。制度道教注重精神疗法,通过设立静室让病人进行道德反省和治疗,结合“存想”与动功,如禹步和仪式音乐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最后,詹教授阐述了道家人文医疗的当代价值。他提到,2014年国务院参事室规划建立国学馆,其中的道家馆需要讲解道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他认为儒家文化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而道家文化价值观则可总结为“道德善静安”,这也是道家人文医疗的核心精神。接着,詹教授从词源角度,并引用考古出土的画像砖和神话传说等丰富文化知识,详细解释了“道德善静安”的含义。他认为道家道教具有“母性”文化色彩,蕴含“大爱”精神,是一种通过救济他人而成就自我的独特文化。

詹教授的讲座充满了人文气息,不仅有诗词和书法艺术展示,还现场演示了禹步,并播放了他编曲的《道德经音诵》,为山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郭武教授在总结时指出,詹教授提出的“道家人文医疗”是一种对道家道教文化的全新诠释视角,与当今国家提倡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主题深相契合。他认为詹教授的人文医疗不仅关注个人身体健康,还关注社会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对道教的认识具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安梧教授指出,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瑰宝,儒道同源,是互补的,是生生不息的法则。

听众围绕人文医疗的实践与成果、人文医疗如何面向公众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

上一条:赵法生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发表重要论文

下一条:宗教学专业“青州研学”本科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