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人讲堂 >> 正文

天人讲堂(110讲):雷颐论“明治维新的辉煌与毁灭”

文/张玉洁

10月30日,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做客“天人讲堂”第110讲,作了题为“明治维新:辉煌与毁灭”的报告。

雷颐首先介绍了研究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意义。他提到,研究近代史必须要研究日本,因为这能帮助我们理解中的历史和探讨中国的选择与发展路线。一方面,中日的文化有相近性,日本的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同样在闭关锁国的背景中,中日两国对西方反应不同,这种不同进一步影响了中日两国在现代化道路中的模式选择。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从传统国家、传统社会成为现代国家、现代社会,被认为是“后发国家”转轨成功的典型。

其次,雷颐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开端。他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没有“日本”这一概念的,即未实现真正统一,而是以“番”为单位建立起幕府的统治。在幕府统治下,日本实行了锁国政策,仅开放了“长崎”一港口。1825年,幕府还颁布了《异国船只驱逐令》,驱逐异国靠近海岸线的船只。但与中国锁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锁国还主动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如他们要求来往的船只写下来时的所见所闻即“风说书”,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信息。在当时,中国的介绍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的书籍都被政府勒令禁止,然而这些书籍却被日本所习得并加以利用。在明治维新的初始阶段,中国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如朱子学对明治维新纲领“尊王攘夷”起了关键作用;消灭倭寇的戚继光兵书,成为日本军队近代转型的铺垫;林则徐与魏源的《海国图志》为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中,《海国图志》系坂本龙马所创立的“象山书院”指定必读材料,明治维新的许多关键人物都出自这一书院,他们也都深刻受到了《海国图志》的影响。高杉晋作曾来中国考察,意图学习中国应对西方列强的策略和经验,然而他的考察发现,中国并没有觉醒,仍旧在固守锁国,于是日本决定改革,此时的中国经验成为了“日本知识”。中日在面对列强入侵时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两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差别。

随后,雷颐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意识形态因素。明治维新前,日本有儒学、国学、佛学、兰学,这种意识形态结构性多元化使思想界具有缝隙化,为新思想的潜入创造了条件。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在京都发布五条誓文,天皇亲政,公议众论,开国和亲,吸收西方文化。明治维新后,日本有意识地建构国教神道教,使之成为日本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他还对比了中日的意识形态。一方面,中国是轴心文明国家,是中心,日本是学习者,是边缘;另一方面,中国意识形态相对统一、严整,而日本则相对多元、松散性。

最后,雷颐介绍了日本“脱欧入亚”、“归亚”和“走向毁灭”的过程。日本为寻求出路,派遣高级访问团到欧洲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其中德国对其的影响最大。1873年,访问团到达柏林,会见了俾斯麦,从德国学到了经验。此时的德国,刚由普鲁士统一,尽管也落后,但是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在改革中存在英国模式派和德国模式派的分野,伊藤博文为代表的德国模式派,主张举国之力,壮大皇帝权力;而以大隈重信、福泽谕吉为代表的走英国模式派,则主张实行议会制度,削弱天皇权力。最后,德国模式被认为更适合日本的现状和文化传统,因而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1882年,伊藤博文专门到德国学习宪法,回国后颁布了日本宪法,其中有关皇室的重要事项,均置于议会权限之外;军队也只对天皇负责,这一法令为日本的军国主义道路做了铺垫。继1895年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之后,日本又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俄国,由此实现了从“脱亚入欧”到“归亚”的意识形态大转变。然而,在二战战败后,日本受美国控制,颁布新宪法即“和平宪法”,强调了主权在民,天皇的权力来自于日本国民的意志,而非来自于神。“国政源于国民的严肃信托,其权威来自于国民,其权利由国民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主持此次“天人讲堂”。在点评中,牛建科教授总结了两点,一是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二是真理的检验要交给历史来评判。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清君侧”、“改革推行阻力”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一条:天人讲堂(111讲):王宇谈以色列的政党制度及目前的困境

下一条:天人讲堂(109讲):张倩红谈“以色列:文化传统与创新活力”